吴蔡交锋,初代流量偶像的“成人礼”

2024-09-29 22:26:50 47 Admin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骨朵网络影视,作者小凯 薄荷 ,悉地网经授权转载。

估计吴亦凡也没想到,有一天他需要蹭蔡徐坤的流量。

借助“蔡徐坤和B站大战”的东风,《大碗宽面》顺利出圈。4月19日,吴亦凡在微博公布了最新单曲《大碗宽面》,用此对他freestyle“这个碗又大又圆,这个面又长又宽”玩梗的回应,这条微博也成为吴亦凡近期最热门的一条。

“碗大 宽无影/面长 消失/像儿时的回忆……”很多网友点开《大碗宽面》的第一反应是,“嗯?名场面里的那段Rap呢?”

婉转的开头后,情绪逐渐递进,直到“镜花水月/我一声笑傲江湖”推向高潮,吴亦凡本人的态度随之而来,“不想给你机会先别怼/就散了吧/听完这首歌就洗洗睡”,曲风融合了中国风的洒脱韵味,加上曲子末尾最终还是对曾经名场面里Rap的做了还原,吴亦凡既推出了新歌,也回应了曾经万人“踩”,转而将其变成了吸粉利器。

大部分网友显然对一招很是受用,灵魂发问还包括,“请问《苏韵锦你拿什么还》什么时候出?”

尽管也有路人和粉丝质疑这波热度蹭的很有“水平”,但B站上的相关视频刷满了“吴亦凡对不起”的弹幕,曾与吴亦凡直面battle的虎扑直男也在社区盖起高楼“客观觉得,吴亦凡这歌不错。”面对网友的玩梗与恶搞,蔡徐坤、吴亦凡截然不同的态度与回应方式,让他收割了一波路人缘。网友能明显感觉到吴亦凡的志得意满,“他现在肯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然而也并非所有人被吴亦凡的“一碗宽面”收买。虎扑、知乎上仍有许多人指出《大碗宽面》的水平较其之前作品无明显进步。之所以能够实现逆风翻盘,借用郭德纲的话形容,“不是多么优秀,全靠同行的衬托。”

吴亦凡也好,正处在风口浪尖的蔡徐坤也罢,他们面临的现实也折射出了偶像所处的困境,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很难撕掉。初代偶像想要真正摆脱固有印象,只依靠单个作品是很难实现,或许阶段性的胜利能让他们松口气,但他们在转型这条路上任重而道远。

某种程度上说,吴亦凡和蔡徐坤的处境并无差别。

初代流量的翻身仗

尽管口碑好坏参半,《大碗宽面》的推出无疑让吴亦凡赢了不少路人好感,不仅是对网友玩梗恶搞的回应,也是对质疑他业务能力的回应,甚至推翻了以往的高冷树立起接地气的新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作为初代流量,接近而立之年的吴亦凡、鹿晗、杨洋、李易峰等人已经不适合用“小鲜肉”称呼了,况且随着语境的变化,“小鲜肉”带有明显贬义,他们亟需用新作品、新形象捍卫自己的地位、证明实力,不至于被新生流量替代,走上过气的道路。

很明显,初代流量们已经把“翻身仗”提上了日程,他们竭尽全力想要摆脱“无演技”、“不敬业”等标签。

李易峰是流量中第一个转型的人,17年后明显减少作品输出,18年也只有《动物世界》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也被称为李易峰的转型之作,为此李易峰“牺牲”了近一年的时间,从前期的筹备到出演,到后期也没有接其他戏,据说这也是《动物世界》选择李易峰的原因。

电影首映后导演韩延曾这样说道,“刚开机的时候和李易峰磨合了半个月,那时候两人都有点懵,那半个月每个镜头都要拍15条起,那时候李易峰还没找到郑开司的气息和肢体的感觉,一直拍到快下船的时候,李易峰基本两三条就能过了慢慢就变成那个人物了。”

变成“角色”,获得演技上些许认可,李易峰用了两年的时间。

最近被好评的另一位流量是黄子韬,《夜空中最闪亮的星》的男主形象与黄子韬本人高度契合,观众用“黄子韬的Vlog剧”来形容这部剧,本色出演的他持续圈粉。

大家是什么时候接纳黄子韬的呢?大概16年《真正的男子汉》播出时,黄子韬在里面展现了真实的自我,耿直中二又沙雕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使他的外界风评由黑转好,一扫之前“耍大牌”的负面。《夜空中最闪亮的星》中黄子韬再次用耿直、中二的形象巩固了旧粉也圈了新粉。

另外,张艺兴在《一出好戏》中的表演也使他在演技上挽回一些尊严,也完成了从《极限挑战》“小绵羊”到《偶像练习生》专业导师的转变;鹿晗新专辑取得不错成绩、杨洋更严格挑选题材,初代流量在“翻身”的道路上默默发力,等待时机撕掉标签。

谁都害怕被永远贴上“一无是处是流量”的标签。

残酷的是现实是,曾经的中花们步入而立之年,走入家庭,然而始终没有一部经典作品能够让她们在现阶段稳固在演艺圈里的地位,完成向更高艺术层级的跃迁。但是她们在微博上的一呼百应,无论是在粉丝群体里强大的号召力,还是来自路人的“美颜向”“经典作品怀旧向”的好感,从根本上说,她们依然走得是流量小花的路线。

不久前南都评出了“新四小花旦”,欧阳娜娜、张子枫、文淇、关晓彤中,欧阳娜娜的能力最受争议。非议无非是来自演技方面,然而娜娜凭借Vlog中清新自然的表现也完成了让路人从黑转粉,但是回到出演影视剧方面的话题,态度依然严苛。

“偶像新人”蔡徐坤的出现则更加特殊。

他是练习生文化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从平民阶层完成跃迁的本土偶像。同样是由粉丝投入真金白银选出,他跟多年前的李宇春、周笔畅不同的是,他“出生”即在风口浪尖,而人们已经对“流量”积累了足够多的厌恶。

人们对于蔡徐坤的靶向攻击,发泄的是几年来,初代流量们大量占用演艺资源却才不配位引发的愤怒感。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从《偶像练习生》中走出的陈立农、范丞丞、黄明昊等人,处于在大众攻击的“盲区”,人们对专心做音乐的蔡徐坤群起而攻之,对已经进军影视剧的他们却选择了失语。

吴亦凡和蔡徐坤的这次正面对标,更加明显地显示出了大众的风向标。某种程度上,说是蔡徐坤的出现“拯救”了以吴亦凡为代表的初代流量偶像,并不为过。

偶像折戟

2014年是初代流量最高光的时刻。

这一年李易峰凭《古剑奇谭》一跃成为国内的一线小生;吴亦凡、鹿晗接连向韩国SM娱乐公司提出解约,回国发展;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左手右手慢动作”火遍全国,他们快速累积大量粉丝,在社交平台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流量的概念随之诞生。

鹿晗微博评论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超高的人气让大量的资源向他们倾斜,然而他们交出的作品却不尽如意人。

回国至今,吴亦凡主演了六部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爵迹》《西游伏妖篇》《欧洲攻略》,没有一部过及格线,豆瓣均分4.4。吴亦凡在《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中“苏韵锦你拿什么还我”、“菩萨知不知道我有多难过”是不亚于“大碗宽面”的恶搞素材,也因演技差被央视点名批评。

不止吴亦凡,偶像明星都面临这样的困境,他们往往拿着高额片酬、参演大体量IP,却交出了“零”演技,甚至他们的高人气也并没有给作品带来预期的变现。《重返20岁》的导演陈正道曾坦言,找鹿晗就是“贪图他的人气”,而这部电影仅有3.65亿的票房,此后鹿晗主演的《择天记》《甜蜜暴击》在口碑、收视上也双扑。

偶像早已成为“无演技”、“烂片”的代名词,业务能力深受质疑,观众不会再因为他们打开电视走进影院,甚至会因为他们出演作品而习惯性给出差评,市场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偶像,甚至现在正在为几年前的做法持续买单。

另一方面,偶像是售卖梦想的职业,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形象,满足粉丝对他们的幻想,一旦形象崩塌,将面临巨大损失。

2017年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鹿晗公布了与关晓彤的恋爱,随之而来的是“女友粉”的大面积脱粉及欧舒丹、联想等商业代言被白敬亭、王嘉尔等人分割,面临人气和商业价值的双崩。比恋爱更可怕的是负面新闻,近期朴有天频登微博热搜,尽管否认,但吸毒已是事实,早在他被告性侵时,JYJ的韩国粉丝就已经宣布脱粉,吸毒石锤也让中国粉丝伤心不已,曾经的顶级偶像处于如此境地,等待他的或许是粉丝的大面积脱粉和经纪公司的雪藏。

连粉丝自己也不能否认的是,偶像具有商品属性,粉丝是偶像的直接支持者,甚至影响他的事业格局。偶像经不起犯错,每走错一步离“死亡”接近一步,最后好感消耗殆尽,偶像之路也走到尽头。

而“不能犯错”的范围显然是不止于“交女友”和行为突破道德底线。

吴亦凡被认为“装X”,张艺兴的“懵懂”,都能成为他们本人的原罪。如今诞生出来的蔡徐坤,被一部分人视为是翻版吴亦凡,尚未达到吴亦凡的出圈能力,已经走上了吴亦凡曾经不接地气、坚持要走国际范的路线。

相比之下,黄子韬似乎是最好运的。在经历全网黑后,以接地气低姿态又有趣的性格,持续圈粉中。人们在逐渐意识到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本质上都是在讨生活,便会愈加在行为接近生活的本质,即放低架子,尽可能以真实状态面对生活,有趣、能自嘲,成为社交网络上的重要评判标准和风向标。与此对应的新时代偶像是杨超越。

蔡徐坤则代表的是“追逐梦想”梯队。

人们不能理解的是,一个流量偶像艺人,本身已经超越普通人太多,为何还要“故作高姿态”去追求所谓的梦想?而杨超越的接地气、有趣,却使她走向了更“高姿态”的地方,同样有争议,但是杨超越受到的攻击显然比蔡徐坤少很多。

偶像折戟,也意味着初代偶像“神秘”的形象在不断被打破。而只要有“原罪”加身,偶像艺人就不会停止被讨伐。悲伤的是,偶像产业在国内,一直是带着原罪的。

等待破局

5年的时间,够让中国的偶像产业有一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偶像工业体系中诞生的新偶像对初代偶像造成了显而易见的冲击,但初代偶像与新兴偶像发展模式的鸿沟已经跨大。

《偶像练习生》出来的蔡徐坤已经取代了鹿晗成为“当红炸子鸡”,在他最当红的时候没有接影视作品,没有接综艺,而是专注音乐领域;长时间位于骨朵艺人热度排行榜的朱一龙,凭《镇魂》走红之后也在演员的路上稳扎稳打,他们在更垂直的领域深耕。

在韩国,演员和偶像是两个不同的职业,演员负责演戏,偶像负责贩卖梦想,双方在各自服务的领域里提升业务能力。

国内则相对混乱,并且短期内无法改变这种现状。

不论偶像对自身的认知有多么清醒,他们永远难以讨好“高贵的路人”们。范冰冰、杨幂等成功化黑为红的前辈们的经验,很难被这些流量偶像们所借鉴。

虽有争议,但杨幂身上一直带有“高情商”的标签

资本停不下来脚步。国内的偶像艺人必然要最终输送到影视圈内。李易峰们之所以被诟病演技差,一方面是因为资本的追捧被“架”到主演的位置,在没有演技基础的情况下挑战主角。再看邻国,偶像想往演员转型,需要累积经验,EXO成员都暻秀13年以演员身份出道,也仅仅是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担任配角,通过多年的积累在18年实现爆发,主演的《百日的郎君》屡次刷新收视纪录,他的演技也被观众普遍称赞,另外主演的电影《摇摆狂潮》也获得高口碑。

国内偶像的痛苦之处在于,既要做好身为一个偶像的本职工作,即处理好和粉丝的微妙关系,又要被各方置于受众的对立面。

此次蔡徐坤、吴亦凡的镜像对比像极了曾经的初代偶像和成长后的钮钴禄·偶像之间的battle,面对网友的恶搞,蔡徐坤的一张律师函维护了正当权益,却落下了大众啐下的一句“玩不起”,而踩到恰到好处鼓点的吴亦凡顺势通过《大碗宽面》“下凡”,“相聚就要举起杯,你看这面又长又宽”。

与虎扑直男交战之后,吴亦凡学会了与网友和解。20岁的蔡徐坤,还不懂怎么走向大众视野时,在自己的感受和事业上升的实际路径中做平衡,做一个“不露声色的大人”。

偶像的职业生涯或许是短暂的,但一定是“高风险”的,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无论一代流量,还是二代流量,在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要学会规避“风险”,然而,这“风险”却远远不是他们个人能够可控的。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悉地网转载,不代表悉地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Copyright © 悉地网 2018-2024.All right reserved.Powered by XIDICMS 备案号:苏ICP备18070416号-1